“士奇,我是做什么的你都不记得了?”
解缙顿时笑道:“大明报,控制着大明的宣传。”
“只要我们在儒家之前发声,让百姓知道改革科举的好处。”
“到时候,百姓就不会支持儒家了。”
儒士不一定就是官员。
穷人家也有儒生。
所以这群人对民众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解缙要做的就是先下手为强。
这样,百姓们就不会听到儒家的声音了。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像朱雄英这样,一心想要推动历史进步的皇帝,当然不会选择温和的改革。
所以,他决定找个合适的机会,把这件事给办了。
毕竟,如今的大明,蒸蒸日上,机会无处不在。
儒家的价值,并不是非要读书不可。
“走吧,我这就回去写个稿子,明天就发到大明报上去。”
“你不问问陛下的意见吗?”
“不用问了!”
第二天一早。
大明日报,头版头条,赫然写着《大明科举制度改革——以大明希望小学并入国子监为例》
很普通的一句话,却足以引起轩然大波!
听书阁的大厅里,人头攒动。
大多数都是平民。
其中以儒家弟子居多。
百姓们不识字,在茶馆里喝上一杯茶,或者吃一顿饭,就能听着说书先生讲今天的新闻。
既然是免费的,那就不要浪费了。
反正,也看不懂,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听到大明最前线的消息,也是一种享受。
偶尔,还能听到一些和他们关系密切的消息。
但儒生却是另一回事。
这些读书人,每天都在努力学习,大明报上的消息大多都是用大白话写成的。
他们当然可以阅读。
他们来听书楼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省钱。
毕竟穷嘛。
当然,他们也不是天天都会来,今日之所以会来到听书阁,只是因为今天的消息,与他们有很大的关系。
那便是改革大明的科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