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大唐:贞观二年,让李二取消攻打突厥> 第248章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红(1/3)

第248章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红(1/3)

    “是啊三弟,想说什么你就说吧,都是自己人,你怎么还矜持上了?”

    李承乾也笑着开口了。

    在这位大唐太子的眼里,没有什么庶出和嫡出之分,只要是老爹的孩子,那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

    所以,平时对于这些兄弟姐妹他也总是和颜悦色的,尽到了自己做大哥的本分,尽心尽力的教导。

    更何况在诸多子弟当中,李恪和他的关系本就不错,那更应该多多帮助才是。

    看着自己大哥二哥那好奇的眼神,李恪居然不好意思了。

    他傻笑着挠了挠头,搓了搓手,纠结了好一阵子才说:“那个……二位兄长应该知道,小弟我平生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吟诗作对。”

    “此番前来,是因为小弟前些日子突发灵感,写出了一首还算是不错的诗,今日特来让老师点评一二。”

    此话一出,李承乾和李泰对视了一眼,都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这老三,居然又写诗了?

    回想起之前李恪写的那些诗,李承乾李泰是一个头两个大。

    得,今天算是又要被祸害一番了。

    李恪在自己老师这里得到了指点他们是知道的,可在他们看来这写诗水平的提升不可能那么快,知识是需要一点一滴的去积累,岂能一蹴而就?

    又不是老师这样的天才,年纪轻轻的做出来的诗在大唐就已经堪称无敌了。

    别看李泰的水平得到了提升,那是因为人家的底子好,就算术的研究上,放眼整个唐朝无人能出其右。

    可李恪就不行了,这小子虽说喜欢吟诗作对,可肚子里的墨水就那么点,做出来的诗就差点意思了。

    毫不夸张的说,在皇室子弟中,即便是对诗词不感兴趣的皇子做出来的诗都要比李恪的好。

    别人就算是写的不好,那最起码也能将就着看,但这家伙写出来的,就是狗屁不通。

    想要一下子把这个家伙的水平给提升上来,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或许再给自己老师一点时间说不定真的能把自己这三弟给培养出一代诗圣。

    但现在真不是时候。

    对于自己老师的本事,他们是完全不会怀疑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