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林老弟一定是觉得诗圣这个称号配不上他(1/3)
林安所作的这些诗,看似和突厥没有什么关系,实际上其中的深意还是挺多的,全都是描绘的朝廷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打压。
李世民表示他喜欢,非常喜欢。
马上就要和突厥人动手打起来,到时候自己把这些诗往外一拿,那些军人们看到,那一个个的还不像是打了鸡血?
李世民在心中暗暗做了决定,回去后就把这些诗,全都给裱起来,挂在最显然的位置上。
现在只剩下了最后一首诗,李世民把前面的那七张纸分别找地方放好,等着上面的墨迹晾干。
可这时,林安的速度却突然慢了下来,好像陷入了沉思。
李世民顿时就兴奋起来,看样子这最后一首诗应该是压轴之作,肯定比前面的那些都要好。
毕竟压轴的大戏往往都在后面上场,谁一开始就扔王炸呢?
果然,在思索了足足十多分钟后,林安这才拿起了毛笔,飞快的在纸上写了起来。
只不过这一次他写的字不再是之前那种笔走龙蛇,而是认认真真,一笔一划,显得很是严肃。
古人都说这字可以代表一个人此时的心境。
看样子林老弟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也是怀着极为沉重的心情,否则不会用这种字体。
随着最后一笔落下,林安直接丢到了手中的毛笔,闭上了眼睛。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李世民伸出双手捧起这张纸,盯着上面的这首诗,口中喃喃自语。
在念叨了几遍之后,李世民幽幽的叹息一声,不知道何时泪水已经模糊了视线。
这首诗的画面感很强,李世民能亲自的感受到这首诗之中林安要表达出的强烈情绪。
随着这首诗所描绘出的并不是战争大胜的场景。
前两句写出来的是边境守军的处境,频繁的作战和艰苦的环境。
后面的两句则是描绘出了战士们上阵厮杀时候的场景。
将士们为不惧死,拼尽全力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可是最终剩下的,也仅仅只是受伤的将领和为数不多的士兵,表现出了战争的惨烈和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