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靠谱(2/3)
面清兵的锋锐。一支能打的军队是战场上历练出来的,平日的训练再好,一旦面对生死关头,也难保不溃散。只有经历过沙场的洗礼,才能算得上是一支真正能打的军队。
朱兴明在京城训练三大营,同时实行淘汰制。对于那些德不配位,碌碌无为的将领,朱兴明下手好不容情,直接一杆子撸到底。
三十二个把总,九个千总、两个军营提督、一个总督,直接被撤职。什么时候你打仗不怕死了,才能累功而升迁。
将无威,如何领兵。与部下同甘苦,打起仗来不怕死,遇到敌情不慌乱。面对困境能用智计,这样的将领,是朱兴明喜欢的。
朱兴明在整顿着三大营,河南和山西那边却出事了。
李待问,作为朝廷亲派赈灾的两省总督,到了地方他受到了地方官员的处处排挤。这一点,李待问其实早有准备,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山西河南两省的各州县要员,纷纷上书弹劾。
弹劾的内容都是千篇一律,李待问矫旨擅专。
何谓矫旨擅专,假托皇帝的诏命,擅自改变赈灾策略。一州的弹劾奏疏崇祯忍了,可多个州府甚至郡县,一起联合弹劾的时候,崇祯坐不住了。
乾清宫,崇祯将弹劾的奏疏甩在了桌子上:“李待问他想干什么!山西河南的灾民都闹到京城来了,他想干什么。二百万两。二百万两银子治理不好山西河南两地,好你个李待问,朕真是看错了人,怎么会用你么个糊涂蛋。”
崇祯身边的王承恩吓得一个哆嗦,作为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王承恩深知崇祯皇帝的性子。万岁爷动怒的时候,就有人要倒霉了。
户部尚书李待问,皇太子朱兴明举荐,崇祯寄予厚望。结果,二百万两银子拿去赈灾,反而造成山西河南大量的流民涌进京畿周边。这让崇祯暴怒不已,又失望透顶。
有人说,崇祯多疑猜忌、刻薄寡恩。这还真不怨他,并不是崇祯多疑猜忌,他多疑就不会把整个辽东给袁崇焕一人。他刻薄寡恩,就不会屡下罪己诏,就不会在袁崇焕进京的时候,将身上的大衣摘下披在袁崇焕身上。
崇祯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太失望了,可以说是失望透顶。那些臣子,一个个被自己重用,然后寄予厚望的臣子,开始都是豪情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