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愿科举的少年(2/3)

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愿科举的少年(2/3)

前几步,到了陈镇孙跟前。

    气氛,顿时变得更加紧张,还带着几分尴尬。

    “镇孙……”陈老太爷率先开口,叹息道:“其实说起来,你父亲还在的时候,跟我关系不错,他还叫我一声三叔呢。”

    “是。”陈镇孙刚才也听到了姚知府的话,知道对方开出来的条件,让整个陈家村都根本无法拒绝。

    别说是一个陈镇孙家,就算是十个,为了三成的水源,也会被毫不犹豫地牺牲掉。

    “这些年,咱们疏远了……”陈老太爷似乎是想多说几句家常,但明显跟气氛对不上,只得颓然放弃,将目光转向陈镇孙身边的那个少年,问道:“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陈安宅。”少年面对族长,轻声回答。

    “这些,都是你读过的书?”陈老太爷瞥了一眼还没烧完的那些书籍,慢慢问道。

    “啊,不,不是的……”少年想起老爹的话,连忙摇头否认道:“我只是随便翻一翻,认识几个字而已。”

    可是,这样的话,却已经骗不过人。

    那些没烧完的书籍,翻边的毛角,足以证明被翻阅的频度之高,姚守亮自忖就算他家里的书籍,也没被翻到这个程度。

    说不定,这个叫陈安宅的少年,还真是个埋没的人才。

    只是奇怪在于,既然读书如此勤奋,为何不参加科举呢?

    要知道,现在是圣上重视科举,朝廷开科取士,各地能涌现出多少才堪大用的读书人,也是衡量地方衙门教化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也就是说,比如姚守亮主持的广州府,若是能在县试府试中选拔出足够出色的人才,在未来的乡试乃至会试中金榜题名的话,他姚守亮不仅是脸上有光,也是实打实的一项政绩。

    对考生本人来说,那就更毋庸多言,学而优则仕,几乎是天下读书人共同的目标。

    但这个陈安宅,倒是怪了。

    “你叫陈安宅,是吧。”陈老太爷心里也有同样的疑问,稍打量一下这个特立独行的奇怪少年,皱眉问道:“我们陈家村,由我亲自定的规矩,凡是读书的孩子,愿意参加科举的,上面规定的那每人五两银子的费用,由村里担负!据我所知,我们宝安县的县试,陈家村一共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