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 第二百四十四章 藏经洞(下)(2/3)

第二百四十四章 藏经洞(下)(2/3)

个中国的深刻嘲讽。

    林煜既然来了,总不能白来一趟,这藏经洞肯定是要去挖的。

    一部《秦妇吟》,一部《老子想尔注》,一部《道德经》。

    三部千古的失传遗作,被两个强盗掠走。

    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秦妇吟》、《老子想尔注》、《道德经》,不过是藏经洞里很小的一部分,还有着《金刚经》、《妙法莲花经》、《华严经》等等佛经古写本,儒家经典中的《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古写本,以及《史记》、《汉书》、《三国志》等等史书的手抄副本,还包括许多同样失传已久,连后世杂抄都无的敦煌氏族史书抄本……”

    就这,还不算那些官私遗留的文书、绢画、器物等等,说这是藏经洞都有些不太合适。

    因为被塞进里面的东西实在太杂了,什么都有,什么都有涉及。

    从佛经宗教,到儒家经典,再到史书传记,官方文书,天文地理,艺术创作……一应俱全。

    可见临了覆灭的归义军和沙州三教(儒道佛),为了保住这些文化遗产,到底费尽了多少心思。

    杨荣已经完全麻木,他不是没有怀疑过莫高窟藏经洞的真实性,因为这实在是太离谱了。

    但怀疑之后,又忍不住去想,万一都是真的呢?

    其他的先不说,就只是一篇《秦妇吟》,就让杨荣宁可信其有,不敢信其无了。

    换做天下任一读书人过来,怕是也得碰碰运气选择相信。

    真要是找到了,哪怕什么都不干,青史里也必定会给你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还有其余的儒家经典、佛教藏经、史书古籍……

    这可全都是宝藏啊!

    就拿史书古籍来说,大明虽然也有这些史书,但多为民间各种杂抄拼凑修撰,再继承元朝已经收拢编纂的杂抄,真实性很难保证。

    若是敦煌藏经洞的史书古本问世,至少唐末以前的史书编纂,起码也要全部推翻重来。

    官方手抄本,来源肯定比民间杂抄可信度更高,还能互相佐证看哪个更合理。

    杨荣心中暗暗思定,等此番出狱,一定要力谏陛下,派人前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