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 第二百三十九章 南北两京(1/3)

第二百三十九章 南北两京(1/3)

    可这却是事实。

    南京是因为军事地理学上的虎踞龙盘,所以才能作为南方政权定都的不二之选。

    但南京也有致命缺点,都说南京可以依托长江天险,天然立于不败之地。

    可实际上就是,长江全长六千多公里,别说封建王朝了,就算到了后世也几乎不可能守得住。

    所以,才有了那句“守江必守淮”。

    相较于绵长曲折的长江,淮河就要短得多,而且整体水系比较稳定,不像长江那样,看似不可逾越,但其中大大小小的渡口多得压根没法防守。

    比如两宋交替期间,爆发过的采石矶大捷,便是在长江渡口采石矶打的。

    自古定都南京的王朝,唯有守住淮河,才能守住南京,守住南方的基本盘。

    淮河一旦失守,南方王朝距离死期也就不远了。

    哪怕不定都南京的南宋,人家也是有着淮河作为防线的。

    历史上,倒不是没有失去了淮河,也能靠着南京扛住北方王朝南下的案例。

    嗯,那个人叫陈霸先,南陈的开国皇帝,也是史书上记录的,唯一一位在敌军大举渡江,长江防线全面失守以后,还能成功反推回去的“大猛男”。

    不过,这家伙的战绩难度太高,几乎不可复刻。

    但凡想要复刻的南方王朝。

    无一例外,全都失败了。

    这还只是军事层面……

    “还有定都南京的王朝,它虽然达成了商鞅变法里,最重要的环节,让政治中心的庙堂,与经济中心的财赋,二者合在了一起,但这种却是畸形的。”

    “应该说,历朝历代都在学习商鞅变法,去尽可能的统一庙堂与财赋,不使国家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从而达到皇权的集中。”

    “比如唐朝繁华的长安、洛阳两京,北宋的都城开封……”

    “但这也是有代价的。”

    杨荣这时开口说道:“长安、洛阳、开封,这三座唐宋古都,最终还是都跟着王朝一起衰落了。长安衰落的速度,比之唐廷都还要更快。”

    “史书记载,唐朝皇帝尤喜携带群臣,前往洛阳办公。这已经间接说明,国家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不可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