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 第二百三十七章 漕运,馊主意(2/3)

第二百三十七章 漕运,馊主意(2/3)

意识捋了捋胡须,郑重说道:“那这便是无解的难题,汉唐强盛,也只能最远抵达波斯(波斯都督府),而且仅能维持不到两年,我大明……”

    如今的大明经过五次永乐北征,早已国库空虚。

    要不然内阁也不会支持皇帝,去推行林煜的“新政改革”,为的便是可以帮国库聚财。

    林煜接着说:“大明就不用提了,本身的中央财政就一堆问题,而且历代中原王朝,对草原的战争潜力,实际都很有限。”

    “最远也就只能打到漠南草原,打到漠北草原几乎都很难实现!”

    这很正常。

    杨荣、郑和、于谦三人都没有反驳。

    大明此前的迁都,一方面是为了控扼北地,防止北地与南方离心离德,同时也是在依靠北地的强兵,去压制江南地区,配合上沉重的粮赋,来始终拖着江南难以发展。

    当然,还有一点。

    那就是天子守国门!

    这句话虽是后来人总结,但套用明初也没什么不合适的。

    迁都北京,本身就意味着北京会成为军事重镇,可以用北京为基本盘,对草原发动军事战争。

    但在洪武、永乐两朝十多次的北伐战争中,已经基本证明了,只要蒙古人远遁漠北,那大明就拿他们没办法了。

    也不能说完全没办法,只是大明没法继续往北打了,而蒙古人也得错过放牧的最佳季节,缩在漠北苦寒的高原戈壁苟活。

    一个冬天下来,也是损失惨重,跟真开打其实差不太多。

    说着说着,就讲到了大明的迁都北京政策。

    “……”

    郑和的眉头微皱,迁都北京是在永乐十八年才正式搞成的,距今为止也不过才五年而已。

    眼前的这位林先生这是在说什么?

    莫不是想说太宗陛下(朱棣的庙号已经确定)当初的决定是错的……

    好像,也确实有些不太对。

    因为按照林煜的说法,政治走向决定了战争走向,经济市场又决定了政治走向。

    而经济市场的核心,偏偏又是运输成本。

    大明自从迁都北京,国势确实更加稳定了,但运输成本却是一点没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