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 第二百零七章 林先生看出来了?(1/3)

第二百零七章 林先生看出来了?(1/3)

    有了大明国债,那大明手头没钱的困境,就能迎刃而解。

    至于朝廷举债筹措资金,必然会带来的“泡沫经济”,也就是虚假的财富增殖……

    林煜也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对夏原吉进行了点醒。

    夏原吉理解的很透彻,百姓不是禽牲,他们不是黄册里,那一页页冰冷的户籍丁口。

    如果朝廷只知一味增加债务,去利用债务迫使百姓花钱,让百姓全都变成偿付朝廷债务的消费机器。

    那这套“税收—国债”的财政循环,维持不了多久,就会面临崩溃。

    就像几十年前的元朝一样,由内到外崩塌得是一点不剩!

    夏原吉缓缓开口说道:“陛下,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林先生的意思很明了了,百姓为国家之根本,甚至胜过土地,朝廷举债的法子可用,但却不可一味扩张朝廷债务,以此来逼迫百姓花钱,为国创造财政收入。”

    “否则,原本应该利国利民的政策,也会变得害国害民,正如昔年王文公变法……”

    青苗法虽然沦为恶政大害,但其余变法措施,以及青苗法在部分地区,却也的确让百姓得以喘息。

    突出一个政策上的两极分化。

    归根结底在于,王安石没有考虑到,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而且变法本身又太过急功近利。

    还有一点……

    宋神宗的立场也摇摆不定。

    别说王安石本来就力图富国强兵了,就算他是“大奸臣”,那也耐不住宋神宗这么搞啊!

    一会儿这样!一会儿又那样!

    任何政策,要体现效果,都需要长期支持。

    哪怕是错的,也得先看到错处。

    中道而废……那就是纯废物!

    王安石自己也看出了神宗皇帝的缺陷,因此对神宗慨叹道:“天下事像煮汤,下一把火,接着又泼一勺水,哪还有烧开的时候呢?”

    朱高炽微微点头,也听明了夏原吉的隐晦暗示。

    既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还要坚持下来,不要动不动就耳根子软听信谗言,或者短期见不到成果就想放弃,如果都这样玩,那还改革什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