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 第一百九十五章 清廉(3/3)

第一百九十五章 清廉(3/3)

它们一点实际意义上的好处,比如社会性的身份地位,类似文人功名的见官不跪,平日里前往县、府、州城不用出示路引等……”

    “总结,就是没什么太大的作用,却极能彰显个人的身份地位,形成具有优越感的优先权力。”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只要为国贡献,即可享常人钦羡之荣誉!”

    夏原吉听到最后,才惊觉此法的妙处所在。

    说白了,这就是低配版的“十二级军功爵”,通过作用不大,但优越感拉满的勋章、军衔,来让退伍老卒对朝廷感恩戴德。

    不要小看荣誉带来的优越感,几百年后的某位落榜美术生,在早期当兵的时候立了功,从而获得授予普通士兵极难得到的铁十字勋章。

    然后,到了这位美术落榜生登顶当上元首之时,这枚铁十字勋章,每逢重大场合都必然会佩戴于胸前,甚至临自杀前,都还专门佩戴上了再吞弹自尽。

    这就是荣誉感的作用!

    如果还不行,那一定是荣誉感给得不够,继续加码就是。

    不要觉得封建王朝的人,就不重视荣誉优越感了。

    要不然,为什么读书人中了秀才,非要加个没啥实际作用的“见官不跪”特权呢。

    不就是给他们增加优越感吗,把秀才与地主、平民、商人全都区分开来。

    这是社会地位的象征,不是几两银子能买来的……起码得几百两银子(捐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说句不好听的,对这些“肉食者”而言,路上没有冻死骨,那朱门里的酒肉,吃着怎么会觉得香呢?

    军卒有了退伍后的安置去处,还有俸禄养廉,最后再加上个荣誉身份。

    这些都远比直接发一笔退伍安家费要来得更为实在,也更让这些老卒安心。

    “所以,清廉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