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 第十一章 节流不如开源(1/3)

第十一章 节流不如开源(1/3)

    “正在做的事情?”

    “海禁呗!郑和下西洋都不知道?”

    林煜说:“节流不管用,那就开源啊!原本的蛋糕太小了,就把蛋糕无限做大,这样不就都有的吃了。”

    朱瞻基一时有些不知所措:“满朝文武皆对下西洋颇多诟病,就连夏尚书亦对此竭力反对。陛下也认为下西洋并不妥当,累民伤财,这能解决宗藩问题?”

    林煜伸手从烤鸭上撕扯下一根鸭腿,就这么抓在手里,边啃边说道:“那是永乐帝方法用错了,就与此前的大明宝钞一样,两者的核心都是为了永乐帝北伐草原筹措军费而服务。”

    “所以,往往带来的结果就是,朝廷和国库负责掏钱,让郑和组建宝船下西洋。然后从中得到的好处财富,一分不落全落在了永乐帝的口袋,被他用来北伐打蒙古人。”

    “这换谁能乐意?”

    “再加上永乐帝北伐打的太多了,频繁的战争让整个国家都累了。新君登极为了消弭民怨矛盾,那就只能采取种种措施,向百姓传达朝廷要休养生息。”

    “所以才有户部尚书夏原吉提议迁都,还有伴随的海禁、禁止西南茶马贸易等等,他不是自己提出,而是代表皇帝和渴求稳妥和平的文官集团。”

    “只是他们没想过,切割了这些能够开源的收入,大明的问题只会越来越糟,中央财政系统也会越来越崩坏,到时不仅是宗藩,就连大明本身也会出问题。”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小小的海禁,原来还有这么层意思。

    朱瞻基试探性问道:“所以,只要重开海关,还有西南边关茶马贸易,就能解决宗藩问题?”

    林煜说道:“解决不了全部,但至少肯定不会那么糟糕。”

    “开海也还是不能解决?”朱瞻基有些耐不住了。

    林煜说:“大明以农耕为主,古往今来重农抑商便是铁律。虽然海洋贸易利润很大,就连永乐帝为筹措北伐的军费,也曾多次派遣郑和下西洋给他赚钱。但这只是权宜之计,不说官僚了,对于民间商贾士绅而言,海贸利润的吸引力,远不如万亩良田来的大。”

    “所以,要想将开海始终贯彻下去,必须一开始便定下章程。而且,还得让宗室、文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