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玄幻魔法> 不如全民躺平> 第229章 举案三尺有神明(2/4)

第229章 举案三尺有神明(2/4)

的古人其实早就说透了。气聚则生,气散则死。古人说,人死如灯灭。从物质世界来看,似乎人死了,什么都没了。但是其原理,也讲明了,人死之后,身体里的能量也就不存在了,于是灵魂用户自然而然离开了。

    灯灭了,也是物质能够提供的能量被火焰烧完了。咱们说能量是意识的载体,火苗能窜来窜去,咱们以为是风,其实也可能是因为火苗中蕴含的意识,引起它周围的意识向它围绕,带动起来的空气流动。

    我给大家讲述的完备宇宙观,其实正是我们古人的宇宙观。古人常说,举案三尺有神明。其实这句话是说,意识无处不在。就像所谓的阿卡西记录,也是这样说的。

    所以咱们古人自古以来常说的神,其实指的就是存在于整个宇宙中的意识。咱们拜山神,拜土地神,拜各种存在的神,其实就是和各种存在的意识搞好关系的一种仪式。子不语怪力乱神,是说不要装神弄鬼,冲撞了这些其他非人类意识。

    自古咱们敬天地,可以说也是因为咱们这种宇宙观,咱们的文明礼仪要求咱们从意识层面,和咱们所处的环境和谐相处。就像人的心脏中藏着人体整个意识群体的管理者君主元神一样,帝王也象征着整个人类群体文明集体意识的元神。人类社会文明群体意识的行为,反应到个人层面,就是君主的意志。所以自古咱们说,君王有道,则天下少有灾害。

    也是说从意识层面来讲,如果君王治理的天下仅仅有条,人类这个群体和自然的相处就会和谐。我们所处的环境中的各种意识,就不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性行为,不会和我们发生冲突。”

    这时,同学们和周围的专家都表情怪异起来,似乎这样看来,很多迷信观点都有些合理化了。

    小白似乎看穿了大家都想法,笑了笑,“其实大家不必感觉到诧异。其实咱们之所以普遍能接受唯物主义观点,是因为觉得这个世界所存在的各种规律应该是客观的,不应该以人的意志而发生什么改变。所以没办法接受神学,迷信得一些看上去比较主观的观点。

    这也是人们心智水平比较成熟后的表现。但是并不表示咱们就要非此即彼一刀切去理解这个世界原本的样子。就像我所说的,意识有主动的意识,也有被动的意识。就我们人类自己而言,我们身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