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不婚男女古代养娃日常> 第262章 饭都吃不饱,哪有闲钱读书(2/4)

第262章 饭都吃不饱,哪有闲钱读书(2/4)

能好不容易遇到个愿意和她说话的年轻人,还挺愿意说的。

    “没有自己的田地?我看这附近田地很多啊?”

    江书韵不太懂,除了自己家的庄子,这一片田地不少啊。

    “那都是有主的,我们这边,百十年前都是逃荒过来的,那时候就没有自己的田。

    这么些年了,子子孙孙的生活下来,一直都这样。

    往东边的那些村子,他们是有田地的。”

    老太太眼里流露出的羡慕,让人觉得心酸。

    江书韵想起来了,他看过县志,这一片以前是乱民营。

    外地逃荒的过来,被挡在城门外,又不能看着他们被饿死,就派兵把他们集中到城外十几里的地方,集中管制。

    后来,灾情得到缓解,有一部分人返回家乡,还有一部分留了下来。

    看来,这就是当时留下来的那部分人的后代了。

    没想到,百十年了,他们依旧没有自己的田地。

    “你们佃的是哪里的田地啊?”

    “大部分都是前面那个庄子上的,庄子新来的主人比较好。

    我们佃了他们的田地,东家还给发过布料呢。而且,庄子上田地没有赋税,三成粮食,能实打实的到我们手里。”

    老太太说到这事,心情又好了。

    之前的东家,虽说也不用交税,但是,说好的三成,到最后,总有各种理由克扣一部分。

    “而且,家里的儿媳妇,大点的孩子,还在庄子上做零工,一天能挣不少铜板呢。

    一天一结工钱,每天都有铜板进账,心里高兴。

    攒上两年,家里就能起新房子了。”

    江书韵没再继续说读书的话题,就像老太太说的,饭都吃不饱,哪有闲钱读书。

    而且,古代的科举制度,读书,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天赋好的,可能几年的时间,就能通过秀才,举人,进士的考核,从此改换门庭。

    但是,那样的毕竟是极少数的。

    就像原身,四五岁开始启蒙,十几岁中了秀才,举人考了三次才中。

    从四五岁,到二十多岁,这么漫长的过程,一般的家庭是支撑不下来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