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 阅读主题
  • 正文字体雅黑宋体楷体启体思源苹方
  • 字体大小A-20A+
  • 页面宽度

    -

    100%

    +

第947章(1/2)

辽东和高丽交界这一带,情况复杂。

本身就是两国边境,当地又有诸多少数民族。

大明虽在辽东建立了诸多卫所,但那边多山地,气候寒冷,想要往高丽那边推进,也遭到一些阻力。

所以,还是要把现有的卫所管控好。

前一阵子,盖州卫指挥使上书说自己生了病。

朱元璋在考虑,万一此人病重,派谁去接替。

……

正月二十。

春寒料峭,晚上,陆知白正在书房,长随忽然送来一封急信。

信是他在郑州的学生王青山所写,字迹潦草,显然是在匆忙中写就。

陆知白看过之后,眉头微微一挑,倒有一丝意外。

原来开年之后,修路的工地上工人不足。

有许多民夫和工匠,做了逃工。

甚至有的人原本已经来了,但抵触情绪强烈,又偷偷逃跑。

现在天气冷,修路是困难的,但可以准备材料。

王青山说:

“有人暗中煽动,说国库没有钱了,很快连每天的口粮都发不上,这路还要修三四年,种不了田,还得自带干粮……”

陆知白闭着眼睛思索,微微一笑。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突然的变故,背后必定有人指使。

“妙啊,一石二鸟之计……”

看起来是针对修路,但实际上谣言既然是“国库没钱”,那么其实针对的是国债兑付!

但如今,修路也受到了影响。

修路工程是他一手推动的,从应天到西安的水泥路,不仅是南北交通的纽带,更可以极大的促进大明经济发展。

然而,工程浩大,耗资惊人,如今又遭遇劳工抵制,若不能及时解决,只怕前功尽弃……

陆知白随后就凝神思索,该如何应对。老朱很快就会过问此事的。

朱元璋得知消息也很快。

第二天下午,就叫了一批人召开经济工作会议。

武英殿内,地龙暖热,却驱不散殿内凝重的气氛。

朱元璋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殿内的群臣。

户部工部的尚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