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 阅读主题
  • 正文字体雅黑宋体楷体启体思源苹方
  • 字体大小A-20A+
  • 页面宽度

    -

    100%

    +

第936章(1/2)

常茂正欲开口,陆知白忽然话锋一转,问道:

“对了,这个月,开平王在钟山的祠堂竣工,工部已经验收了。什么时候春祭?”

常茂闻言,目光微微一顿。

随后他干笑了一声:“还没定下来呢,要等礼部的说法。

按我们宗族打算,是二月二龙抬头那天春祭。”

忍了一忍,又吐槽说:“可我舅父非要在正月十四……”

李文忠听了,眼睛微微睁开,侧目望了过来。

常茂小声嘀咕道:“依据礼法,应该是我去主祭,这是我们常家的事!他掺和个什么劲儿?”

两人听闻,皆是沉默不语。

陆知白垂了眼,回想着蓝玉与常茂的矛盾。

若不是因为常遇春的早逝,或许他们之间不会有如此多的矛盾。

洪武二年,常遇春逝世。

此后漫长的岁月里,常茂与蓝玉的矛盾,实质上是在争夺常遇春的遗产。

军功自然归了常茂,让他得了国公的爵位。

但其他军事、政治遗产,却不好一下就全盘接手。

比如嫡系旧部的归属。

那时常茂年少,根本就吃不下。

朱元璋将常氏旧部一分为五,蓝玉接手了部分,后来又通过姻亲等手段,控制了大部分。

常茂自然不甘心,后来一直试图收归旧部。

此外,常家的阵法、武学也成了争夺的对象。

有野史称,蓝玉删掉了常家枪法图谱中的关键招式,导致常茂得到的传承不全。

而祭祀权,更是牵扯到太多利益,甚至足以影响常氏家族的发展……

至于为何常遇春洪武二年逝世,洪武十六年才建好祠堂?

因为大明开国之初,礼制需要时间完善。

洪武十四年明孝陵玄宫竣工后,朱元璋才开始着手布置功臣陪葬区,形成“帝陵居中,功臣环卫”的格局。

“喂,说话!”

常茂伸手抢走了陆知白手中的柑橘,眨眼间便剥得精光,往嘴里塞。

陆知白回过神来,笑着问道:

“假如现在有个给边关押送棉衣的活儿,你愿意干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