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大明:不一样的大明帝国> 第146章 相当深刻(2/5)

第146章 相当深刻(2/5)

迅速出击,反击此前尸位素餐的角色。

    那时正值元朝的末年。

    即便还未全面掀起最汹涌的风浪,民众已感到不满,心理波动。

    人心一旦动了摇,那压在其上的绳索也将随之松懈。

    百姓们之所以长期隐忍,忍受贵族豪强及其官员阶层对其无理侵占与侮辱,不过在于还存有一丝生存下去的希望。

    而这线微弱而重要的生命力,如同指南针一样指引着千万百姓聚焦于此。

    当那些贪婪无度的大地主连民众的最后一线生机也要剥夺殆尽时,一批觉醒的人明白过来:这个世界上不是无条件顺从,就可以等来属于自己的希望。

    本应作为家中智囊的大地主,似乎不该犯下涸泽而渔般的错误。

    读书人之所以被看重的原因就是,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发展有着独特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尽管这种理解往往只浮于表面。

    但在封建大地主们的斗争越来越剧烈的背景下,这一点独特见解的价值也随之减弱了。

    面对摆在眼前的即将为他人吞噬的最后一块蛋糕,没有一个已占座者能接受这种结局。

    因此,既不能容忍这种局面,姚广孝就只能选择融入其中,在大乱开始之前的那一刻,尽量将自身修炼至强盛不衰。

    那年的纷争,为姚广孝提供了绝佳的机遇,使一贫如洗的他能在此  中为自己找到上进的道路。

    要是那时的姚广孝周围缺少可用的力量,他的年龄阶段所能获得的成果,绝非只是一个寺院住持那么平淡。

    然而,在那次动荡中,他虽没亲手踏入争权夺利的舞台,而是坐上领头的位置,洞察到了这世界千姿百态的一面。

    目睹那些在高台上欺凌大众者的所作所为后,哪怕是平常的人,也会受到触动。

    更何况,他对佛经及诸家之经典的深入阅读使得他认识到权力竞争并不如最初预料的复杂,更看清了自己的路,一条能够解救黎民于水火之路。

    这颗种子早在这遥远的年代就已经萌芽了,如今再次踏入京都,距权力中心仅咫尺之遥的姚广孝心中充满了野心的花朵。

    \"在你看来,胡惟庸的死,实际上是朝廷内  的结果,\"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