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史事讲将1三国明> 第十二章 辅佐熹宗——左光斗(2/3)

第十二章 辅佐熹宗——左光斗(2/3)


    左光斗再次晋升为左佥都御史。这时,韩戈广、赵南星、高攀龙、杨涟、郑三俊、李邦华、魏大中诸人都身居要职,左光斗与他们志同道合,遇事大胆直言,严厉考核人物,区别流品,正直的人都依靠他们,而忌恨他的人都不能相容。

    左光斗领直隶屯田事,他亲自考察全境,目睹荒原横亘数十里,地势高的地方长满荒草,洼地成为泥沼的荒凉景象,忧心如焚,便任卢象观为通判,主持水利。左光斗出京掌管屯田事宜后说过:“北方人不知道兴修水利,一年地就荒了,二年老百姓就往外地迁徙,三年就土地全荒,老百姓也走光了。现在要想旱不成灾,涝不成害,只有兴修水利一个途径。”于是,他奏上三因十四议:一因天时,二因地利,三因人情。一议浚通河流,二议挖渠,三议引水,四议修坝,五议建闸,六议设坡,七议地势,八议筑塘,九议招徕百姓,十议选人,十一议选将,十二议兵屯,十三议种田赋额,十四议富民可以拜爵。他还写了《足饷无过屯田,屯田无过水利疏》,提出北方应效仿南方,兴修水利,开荒屯田,引进种植水稻等措施。由于左光斗的极力倡导和躬亲力行,法度井井有条,诏令全部实行,当时京城所辖地区水利得到大规模兴修,北方人也才开始种稻。邹元标曾说:“三十年前,京师人不知道稻草为何物,现在到处都种稻,农民感受到了种水田的收获。”

    由于宦官魏忠贤专权,杨涟上了一份奏章,揭发魏忠贤二十四条罪状,左光斗等七十余人大力支持,弹劾忠贤等三十二斩罪,但熹宗皆不信。因为移宫案,宦官与东林党势力之间的关系愈加紧张,杨涟弹劾魏忠贤,左光斗和他一起谋划,又和高攀龙一起揭发崔呈秀贪赃,魏忠贤和他的党羽都对他非常怨恨。

    等魏忠贤驱逐了赵南星、高攀龙、魏大中以后,接着将驱逐杨涟、左光斗。左光斗很气愤,草拟奏疏,弹劾魏忠贤和魏广微有三十二条当斩罪,准备奏上,预先将妻子遣还原籍。魏忠贤侦知,提前两天将他和杨涟二人一起免职,阉党还不解恨,又制造汪文言案,将左光斗的名字挂上,派差役前往逮治。父老乡亲抱着马头号哭,声震原野,差役也为之流泪,到京后,左光斗被关入诏狱,严刑拷问。

    魏忠贤矫旨提问,派许显纯诬陷六君子接受杨镐和熊廷弼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