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修身教人——薛蠧[du](2/2)
久不判决,蠧依法处置,朝廷招他回京任北京大理寺卿。苏州发生饥荒,贫民抢夺了富豪粮食,焚烧了他们的房屋,逃往海上,王文以阁臣职务巡视江南,定苏州饥民以反叛罪,拟处死二百余人。薛蠧竭力为饥民辩护,王文愤怒地说“:这个老头还是像往日一样倔强。”然而还是减了苏民的死刑,薛蠧多次告老还乡,不准。
英宗复辟,拜薛蠧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内阁参预机务。王文、于谦下狱,英宗令群臣讨论文、谦二人的罪行,石亨等主张对他们施以极刑。蠧见石亨、曹吉祥等败坏朝政,上疏呈请辞官归家,英宗内心本器重薛蠧,但嫌他年老,也就准予退休。
薛蠧之学本于程朱,以恢复人之本性为主,修养很深,言行均成典范。他曾说:“自考亭朱熹以后,天理已十分明白,无须再有什么着述,只要身体力行就是了。”着有《读书录》二十卷,其文简明扼要,均是讲自己的心得,学者甚加尊崇。弘治年间,给事中张九功奏请供奉于文庙,朝廷则诏令蠧故乡建祠祭祀,给事中杨廉清颁《读书录》于国学,让六馆学习,还请朝廷恩赐祠名,朝廷诏名“正学”。隆庆年间,批准廷臣的请求,将薛蠧供奉于孔庙之中,其弟子阎禹锡,也是一代名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