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我的笔友朱元璋李晗朱元璋> 第88章 京师匠造书院(1/3)

第88章 京师匠造书院(1/3)

    在朱元璋的令下,孙元良被刑部收监,由于此案重大,经三堂会审,又牵出各部的一大批蛀虫。

    不少官员锒铛入狱,而后被判斩立决,而孙元良则被剥皮充草,公开示众。

    赵瑁和侯相白,则被判流放千里,家中产业一并被朝廷收归所有,落了个人走茶凉的下场。

    经此孙元良一案,不少新的官员补充进各部,朝堂焕然一新。

    杨思义由于驭下不严,被朱元璋狠狠的训斥了一顿。

    不过在骂了他后,又赏赐了他一副眼镜,杨思义笑得合不拢嘴,总算不用看着李敏卖弄眼镜瞎炫耀了。

    不过朝堂的大清洗,并未在民间掀起多大的波澜,但工厂的兴起,却对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现在进厂做工已经成为新的风尚了,虽然苦点累点,但工钱高啊,只要肯干活,那就有钱挣。

    哪家小伙子,要是进了工厂呀,那可得把街坊邻居羡慕死,说媒结亲的,得把家里的门槛都踩扁了。

    百姓们所期望的国泰民安,不就是这般景象么。

    进厂的风潮甚至吹到了北方,在北方百姓的嘴中,都流行一个新颖的词语,叫南下打工。

    一开始大家并不愿意背井离乡,离开老婆孩子,只不过当看到几个胆大的在南方挣到钱后,一个个心思也活络开了。

    由于朱元璋放开了一些户籍的限制,各地衙门也随即开始放开路引了,百姓们只要持有衙门的路引,便能南下进厂。

    不少原本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地里刨食的百姓,现在纷纷背井离乡,前往南方挣钱。

    不过如今最风靡的,也是在整个大明传得沸沸扬扬的,便是朝廷开办的匠人官学了。

    朱元璋特意为这大明第一所技术学校赐名,名字很响亮,甚至盖过了国子监——

    京师匠造书院。

    一石激起千层浪,报名的人络绎不绝,只不过报名的条件就拦住了许多人,要会读书写字。

    但这依然阻拦不了百姓们的热情,不少上过几年私学,却考不上秀才的学子,便纷纷报名这技术官学。

    要说这读书人啊,也不尽是迂腐之辈,非得在科考这一条路上走到黑。

    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