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封王,再议(2/3)
“闭上你的臭嘴吧!身处战场之上,何来所谓的无辜之人?战争本就是一场生死较量,要认真计较起来,敌我双方又有哪一方称得上真正无辜呢?”
“哈哈哈,真是令人意想不到啊!这可真是阴沟里蹦出个棉花球来,我们武将里面出圣人了,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开疆拓土,永定海疆,就足以封王!”
永寿宫内,气氛紧张而热烈,诸位官员们皆神色激动地各抒己见。
众人或慷慨激昂,或言辞恳切,一时间,整个大殿内充斥着嘈杂的人声,犹如汹涌澎湃的海浪一般,一波接着一波,此起彼伏,连绵不断,令人应接不暇。
在这群情激奋之际,一众亲王也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朱允熥。
此刻,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疑问。
这究竟是不是真的到了要册封异姓王的时候了?
朱允熥当初说的话,是真想封异姓王,还是说只是为了夺勋贵们与国同休的特权所使的权宜之计?
这可是异姓王。
按常理来说,封异姓王的可没有好下场啊。
自古臣子但凡有点自知之明,都应该知道国公到头,然后急流引退,只要不是遇到朱元璋,其他皇帝基本上都能给个善终。
毕竟汤和告老还乡,最后也莫名走在朱元璋前面去了。
不问朝政多年的李善长,都能因为胡惟庸案遭诛。
跟朱元璋,一但功高,要么主动死朱元璋前面得个身后名,要么就得不明不白的死在朱元璋前面,至于身后名,看朱元璋给不给了。
如蓝玉这般,不给的话,定个谋反,杀个干净,如果给的话,就像汤和一样追封为王。
或许朱元璋是为了大明吧,也或许是为了他的私心,但不可否认的是淮西最后是兔死狗烹了。
就在众人揣测之时,王纯卅敏锐的察觉到朱允熥始终沉默不语,凭借朱允熥御极以来对朱允熥心思的揣摩,王纯卅暗自猜测,或许朱允熥内心并不想如此仓促地册封异姓王。
想到此处,王纯卅当机立断,毅然站起身来,仿佛化身为朱允熥的代言人。
“都闭嘴吧!冯阁老所言极是,郑国公固然功勋卓着,但我们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