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1/2)

    “根据钦天监的预测,以及一些老人家的经验判断,今年可能还会干旱,但肯定不会跟去年一样,

    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朝廷准备了这些抗旱性比较好的农作物,确保大家有收获,

    现在刚好种植,七月中下旬到八月下旬收获,不耽误九月份后的油菜、冬小麦的种植。”

    “而且为了让大家放心,只要种了,收获的时候,朝廷负责回收,且以一石半的产量保底,

    一石花生换一石粮食,一石黄豆和绿豆换一石半粮食,一石棉花和番麦换两石粮食,收获时,要银子还是粮食都可以,放心大胆的种。”

    对于这种准备自然是崇祯安排,既然知道大概率会干旱,那就种抗旱的农作物。

    之所以选择这几种是有原因的,花生和黄豆可以榨油,什么时间都是必须品,绿豆可以做豆芽和糕点。

    现在小冰河时期,棉花是最佳的抵御寒冷的东西,自然也在考虑范围内了。

    ps:(以下两段内容不计入本章字数)玉米是嘉靖十年(1531年)传入明朝的广西,当时并没有大面积种植,但到崇祯十六年的时候,大明两京十三省中的八个省的部分地方志有记载了。

    陕西最早出现记载是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平凉府志》中的记载,所以据此推断,崇祯元年陕西种玉米已经近七十年了,陕西即便没有大面积种植,但种植面积也绝对不少,所以作者在前面搞红薯和土豆的时候没有提到玉米。

    “陈大人,您没有骗我们吧,朝廷真回收?”

    “老人家,朝廷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将地卖给大家,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吃饱饭,若是不负责回收,那么分地给大家做什么呢?那我们准备种子做什么呢?

    没有收成,朝廷依旧得赈灾,还是得朝廷负担,诸位说是不是?”

    “也是,是老汉糊涂了,大人见谅!”

    众人一听,哈哈大笑。

    抄秦王府、查劣绅富商、分土地等等,朝廷在西安的声望已经刷到了天花板上了。

    “不过本官丑话说在前头,朝廷相信大家,让大家放心种,给了保底,但绝不是我们种了就不管的理由,

    朝廷会派人不定时的巡视耕地,县里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