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1/2)

    偶尔遇见的一些难民,眼中都是麻木,凭借着一股信念朝着渭南而去。

    又一天后,袁可立等人到了渭南城外,此刻的城外也是已经聚集了大量的灾民,但没有赈灾。

    进了渭南城府衙,朝廷派来的人也都到了。

    “阁老,您终于到了!”

    带队的户部右侍郎曾献松了口气,袁可立不在,他压力极大。

    “阁老,据我们这几天调查的情况看,大致确定了范围,以白水为中心,周边澄城、蒲城、同州、耀县、铜川……共计十八个县受灾,共计八十万百姓受灾,

    大旱从春天就开始了,到七月份的时候最严重,然后爆发了民变,现在粮价高达五两银子一石,

    朝廷下发的禁令这些县城的士绅商人不买账,照样涨价,特别……”

    说到这里的时候,曾献压低了声音:“特别是秦王府下的一些宗室等都带头涨价,他们的粮食一部分是自己存储的,一部分是从县城粮仓弄出来的,

    大致是以赈灾的名义从粮仓调粮,然后直接给难民粮食,然后虚报,例如明明只发了一万份,他们谎称发了五万份,而且他们让府里的人来换着花样领,

    虽然他们做的隐秘,但锦衣卫还是查出来了,

    我们估算,粮仓内至少有七成进了他们自家的仓库。”

    说到这里曾献停顿了一下,从身后的箱子中取出一册子递给了袁可立。

    “阁老,按照县衙的记载,十八个县的社仓总计十二万石粮食,等我们抽查的时候,里面连一粒米都没有了。”

    ps:明朝的粮仓分为五大类,预备仓、水次仓、社仓、济农仓和王府仓,各个粮仓有不同的功能,面对对象也不一样,预备仓是各省首府建立,水次仓大多坐落在运河两岸,社仓和济农仓基本上各个显都有,王府仓就是亲王家的仓库。

    袁可立听完,脸色没什么变化,却是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前两天孟塬的事情,他就猜测陕西的大灾或许和秦王府有关系,如今果然证实了。

    不过宗室比孟塬县城做的高明一些。

    但这也犯了大忌了,宗室人员仕宦永绝,农商莫通,这是成祖之后定的规矩。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