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2章(2/4)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林海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

    以她对林海的了解,林海绝对不可能无的放矢。

    “林海为什么要清退这一百多个工人?”

    元志春回答道:“这一百多人,当初进厂的渠道有些问题,都是通过一些部门的领导打了招呼。”

    “但冯书记您也知道,咱们的国情本来就是人情社会,这种事情很正常嘛。”

    “如果非要一刀切,那就太过于简单粗暴了。”

    张云有在一旁,也开口道:“目前,我们县里采访的方式是责任绑定,谁打招呼进的人,由谁负责,让其本人主动辞职。”

    “但能不能起到效果,我们也没有把握。”

    “另外就是通过于伟和左康安两个被双规的干部进厂的人,这些人并没有责任绑定对象,属于不可控人员。”

    “这些人,极有可能会串联上访,给县里乃至市里造成麻烦。”

    冯燕听完,眉头已经皱成了一团。

    虽然云海县采取的责任绑定方式,确实能将矛盾化整为零,但效果如何还有待检验。

    尤其是,那些不可控人员更是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引爆。

    这件事,林海做得对吗?

    冯燕的内心中,是认可林海的做法的,就像现在令她头疼的红星机械厂,好几千人等着发工资,这是一笔多大的经济负担?

    如果厂子效益好,那自然不成问题,可现在厂子连年亏损,根本养不起这些人。

    扪心自问,这几千人全都是为红星机械厂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工人吗?

    百分百不可能!

    这其中有多少人是吃空饷占名额,是领导打招呼进去的,冯燕一点也不清楚。

    但她却可以肯定,这绝对不在少数。

    如果将这些人清退,企业的负担绝对会轻松不少。

    从这个角度讲,林海是有魄力的,是敢于刀口向内,大刀阔斧清除毒瘤的。

    当然,这其中蕴含的风险,也是无比巨大的。

    一旦由此引发群体性事件,哪怕冯燕想护着林海,恐怕也护不住。

    见冯燕沉默不说话,齐鸣再次道:“冯书记,这件事不得不防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