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林逸的要求,老弗兰克开始进行盘算。
“建设成本的投资包括主要包括:基站设备、机房与中继线路。
其中建站设备大约要建100-150座,才能满足需求,单座成本约5万美元,总计500-750万美元,机房与中继线路大约要花费1000万美元,同样场地最起码也要翻倍。”
“说个具体数字。”
“我们的成本要从1亿港币增加到2亿多港币,甚至是3亿港币。”
老弗兰克算过之后有些激动,他又接着说道:“老板这么高的成本投入进去,我们的回本压力太大了,周期也会拉长很多,所以这么高的成本投入完全没有必要啊!”
林逸对于老弗兰克的担忧并不在意,笑着说道:
“我相信香江的市场,背靠内陆,作为内陆和世界的交流口岸,香江的经济只会越来越好,五年之内传呼机市场拥有100万用户,只是我的预估。
单算香江政府、医院、教师,这些角色最起码就要固定消化掉10万规模的用户市场,那些工厂的管理员、公司的销售员,这么庞大的群体,都需要这种即时通讯方式,所以整个市场,比我预估的只会多不会少。”
听到林逸这样讲,老弗兰克才有些被说服了,不过他在盘算之后,又重新说道:
“老板,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完全可以把下面的投资分成三年进行,一下拉这么大摊子,而且我们的运营成本也会飙升。
每10座基站配置1组,3名基站维护工程师,共需30-45人,负责设备巡检和故障修复。
需要在20名系统管理员,24小时轮班监控网络状态,同时百万用户需约2000名话务员(三班倒,每班600-700人)处理呼叫转译。
处理用户投诉和设备调试,约50人,管理与后勤方面,包括财务、采购、培训等当岗位,约100人。
我们的传呼台总人员规模约在2200-2500人,其中70为话务员,话务员月薪按2000港币计算,维护工程师会略高一些,传呼台每月薪酬支出约八百万港币。
另外独占牌照年费1000万港币,还有每月的电费、房租、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