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逐鹿天下> 第113章 漕运问题和储粮体系(2/3)

第113章 漕运问题和储粮体系(2/3)

,而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只有水运才是唯一可靠的选择。

    直至李隆基登基为帝之后,他在开元二十一年委任裴耀卿改善漕运。

    以往漕运的损耗率实在太大,仅仅想要成功运送一百万粮食到长安,至少需要在关东地区征收五百万石粮食,这显然会给关东百姓造成极大的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裴耀卿只能想方设法降低漕运的损耗率,他很快开始漕运改革。

    这轮漕运改革的思路很是清晰,即是避开陕郡的三门峡险滩。

    鉴于整个陕郡只有太原仓存在码头,于是裴耀卿派人在汴河和黄河的交汇处设立河阴仓和柏崖仓,在陕郡之北的三门峡开凿山路,分段递运避开三门峡险滩。

    以前粮船在漕运过程中,大约有六成粮船都是在三门峡险滩沉没,避开这里能够有效降低粮食的损耗率。

    随着裴耀卿改善漕运之后,江淮漕运的粮食输送果然大大提升,每年粮食运输量从一百万石上升到两百万石,从此李隆基不用担心粮食问题,他也不用继续移驾洛阳进行就食。

    虽然裴耀卿成功改善漕运,但是全程采取分段递运,运输成本实在太大,就连李隆基也觉得不可长久维持,他在天宝元年继续委任大臣改革漕运。

    陕郡太守李齐物在峭壁上开凿山路,这样纤夫便能拉着粮船通过三门峡险滩,而不用在附近寻找地方下船卸货。

    紧接着,水陆转运使韦坚还在关中地区改善漕渠,引渭水东流,以通漕运粮船。

    经过李齐物和韦坚两位大臣再次改革,江淮地区的漕运粮船总算可以全程水运直达长安,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分段递运,使得粮食运输大大增加,每年输送粮食四百万石,连同运费跟着大幅减轻。

    忙活一整年时间,漕运粮船只能输送四百万石粮食,由此可见,定都关中长安已经无法适应当下发展,尤其是在经济中心已经转移到华北平原的时候,这是一个非常不理智的做法。

    这也是为什么唐朝以后再也没有朝代愿意定都关中长安。

    所有王朝定都需要考虑到很多问题,核心问题就是漕运必须畅通。

    隋唐大运河正好就是以洛阳为中心,南北粮船皆可全程水路运输。

    百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