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审判(1/5)
经过林煜的反复斟酌之后,把《末代皇帝》的开机仪式放在了田城,一些棚内场景的拍摄,也从燕京转移到了田城。
这样一来,整个拍摄计划中,留在燕京的部分,就剩下一些外景了。
一是回忆戏份中,紫禁城内的场景。这一段,原本是准备把燕郊影视城的明清宫区域修缮一番之后,在那里拍摄的。
现在,这一段直接获得了实景拍摄的许可。当然了,像当年影版那样大的阵仗是不可能再现的了,最多就是趁闭馆的时候,扛上机器,带上群演,进去拍一两个镜头。
这就够了,林煜有自信,自己的这一部《末代皇帝》,并不需要用上万人的大场面搞噱头,完全可以靠剧情吸引到观众。
在燕京拍摄的第二部分情节,则是溥仪完成改造之后,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在市井胡同里的生活片段。
这也不用大费周章地找场地,东二胡同是现成的。当然了,白杨木家和谭三贤家都不合适,他们俩家的院子都改建得太现代化了。
不过么,别以为在燕京住四合院的都是大富大贵之人。这院子是值钱,但是现在又不允许买卖,就是值几个亿,那也换不成现钱啊。
拆迁呢,政府也掏不起拆迁费,搬走吧,说得容易,搬哪里去啊?
所以,说燕京城区这些四合院的房主都是千万富翁亿万富翁是没错的,但并不代表他们都过上了奢靡的物质生活。
就在东二胡同里,就有一户人家,一家四代十几口人在一个小院子里忍着,也搬不走,也没钱装修,生活质量不如住楼房的呢。
林煜花五万块钱一个月的价格把这个破败的小院子给租了下来,合同直接签了五年。
这几人呢,拿着这五万块钱,可以以小家庭为单位,去附近的高层小区,租上几套公寓住了,终于是告别土灶和蹲坑了。
不出意外的话,五年之后,这租约也能一直持续下去。
所以,林煜就把这四合院当成了公司的固定取景地。等拍完《末代皇帝》,房子重新刷下漆,将来还能拍别的作品。
实景拍摄有很多地方是棚内拍摄没法取代的,比如说通透的自然光。所以,哪怕大部分生活场景都是在棚内拍摄,但这么一个取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