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都市言情>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第十章 发财的“途径”(1/4)

第十章 发财的“途径”(1/4)

    正如之前外头传的消息一样。

    还在读高二的张玉敏提前毕业了,张宏城知道接下来厂里知青办的人会很快上门。

    自己和妹妹张玉敏之间肯定有一个要去插队。

    虽然继母在家里一直回避讨论这个事情,但张宏城猜到继母怕是早就决定让张玉敏去,要不然试工通知上不会是自己的名字。

    不管到时候是谁下乡,兄妹两人都必须有一副好身体。

    给全家补充营养的计划必须马上提上日程。

    张宏城回到自己房间,立即用掉今天使用老信封的机会。

    他给胡胖子写信,让他想办法弄些本地的票据,最好是临期的票据。

    在七十年代初期各种必不可缺的票据,多数都有着使用时间的限定。

    尤其是肉票和油票之类,有些使用期限甚至只有一个月。

    胡胖子这几天又陆续出售了几张邮票。

    他在网上联系的都是终端藏家。

    中间商虽然可以大笔吃进,但无疑会拉低市场价格。

    手里有了钱,在网上扫票据和旧钞的行动极其方便快捷,他找的都是有信誉的拍行机构。

    因为张宏城提醒过胡胖子虽然从藏家手里收会便宜一点,但也容易收到“看不准”的东西。

    但凡有一点问题,放在自己这边就是天大的事。

    张宏城点名要的市区和桃陵县的票据,胡胖子已经入手了不少。

    只有临期的票据不太好找,哪怕出高价也只收到了寥寥几张。

    当然这个所谓的高价其实也就是几百块,毕竟这东西的收藏价值不高。

    张宏城到手的临期票据有七张,只能在市里使用的粮油票倒有十多张,虽然张宏城让胡胖子暂时不要寄大团结过来,但胡胖子几乎每次都会随手塞一张给自己。

    如今他的手里已经积攒了两百多块,对于1972年的普通家庭来说,也算是很大一笔存款。

    张玉敏毕业后在家这几天,一直在整理她的各种书籍和课本。

    张宏城知道她是准备把这些东西卖到废品站去,好攒点零花钱下乡用。

    这些旧书旧本子卖给废品站的价格很低,才一分钱一斤。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