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幸灾乐祸(2/3)
瑁中伏已经败过一场,刘荆州不予责罚,更选良将征讨申氏,这一次又是大败,而且还丢了房陵,可见刘荆州无识人之明……这一次蔡瑁败退回襄阳,想来少不了一顿重重的责罚。”
对刘表的眼光给出了差评后,生性忠厚的程郁难得的对蔡瑁落井下石了一句,他在刘璋帐下出仕,而来自襄阳的蔡瑁是意图窃取西城、上庸的贼子,他自然是不会给出什么好脸色。
“难说。”彭羕仿佛看穿了未来一般:“蔡瑁的姐姐乃是刘表的夫人,加上蔡氏是荆襄大族,于刘荆州在荆襄之地站稳脚跟立有大功,此外作为蔡瑁副将的张允是刘荆州的外甥……有这样的关系,蔡瑁和张允是不会受到什么责罚的。”
“有过不罚,这样怎能服众。”程郁质疑了一句,作为年轻人的他有些耿直的脾性,认为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彭羕摇了摇头,他说教起了程郁:“或许为了颜面上过得去,刘荆州会打蔡瑁张允的板子,责罚蔡瑁张允一二,不过想来就算有责罚,也不过是高高抬起,轻轻落下,蔡瑁张允二人当不会受到太重的惩罚……这赏功罚过虽说是常理,但论及亲疏,有关系的比起没关系的,所受的惩罚是大不相同的。”
“刘荆州为当世名士,应不至于如此不公吧。”程郁面露疑色,刘表的名声可以说很是响亮,他也是有所耳闻的,故而他没有十成十的认可彭羕的话。
彭羕也不争论,他只高深莫测的道了一句:“不日襄阳那边的间细就会递来消息,到时候程书吏你便知晓何为亲疏有别……蔡瑁张允断然不会同前面中伏被俘的都尉文聘一般,家人被有司问责的。”
“不过这里倒有一二点疑问,自荆州方面传来的消息,说是蔡瑁前面第一次之所以中伏大败,是因为文聘的鼓动而贸然进军,故而招致了一场大败,文聘的家人更是被荆襄的有司问责。”彭羕分析着手上接收到的军情消息以及一些来自上庸的流言蜚语:“但依着上庸递回的消息,以及蔡瑁张允的才干和脾性,可能是蔡瑁张允二人贪功冒进,非是文聘之过也,只是蔡瑁张允二人推功诿过,致使文聘被问责。”
“八成是蔡瑁张允二人推功诿过。”刘璋给出了一句高概率的定论,通晓历史的他对文聘是了解的,文聘作为荆州刘表的大将,在刘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