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关系与变革(6/6)
,极其的混乱、复杂,难以理解。
在德语中,名词的性(阳性、阴性和中性)与其所描述对象的生物性别(雄性、雌性和无性别)并不总是直接对应。因为德语名词的性别分配并不完全遵循逻辑规则,因此存在一些字面意思上描述雌性但语法上为阳性的单词。
虫族语言也是如此,在单纯表述群体之间性别的差异,例如雌虫,亚雌,雄虫这些名词就是直接对应其性别。
但描述社会关系时,都只有以阳性后缀结尾构成的名词,最典型就是雌父这个词。
在地球常用语言——英语中,“母亲”“other” 这一词,它的词根主要是“ater”,它是由词根源自拉丁语中表示“妈”的“o”的变体“a-”,和带有行为者或行动者的角色意味的“-ther”,这一源自印欧语的名词后缀组合而成。
但虫族就偏不按这套来,若将雌父这一词进行词根拆解,就变成了雌虫+父系血亲这一词的变体。最后组成了雨霖铃耳熟能详的雌父。
刚开始雨霖铃在被植入语言系统的时候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但当她深入学习虫族文化后,感到无比的头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