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都市言情> 重启科幻人生,大刘都不敢这么写> 第492章 邱睿的目的(1/6)

第492章 邱睿的目的(1/6)

    先说说永恒号时隔近两年才粉墨登场时的主要变化。

    升级到+24的永恒号,现在舰长18公里,宽700米,主舰体厚度在450米,舰体后部流线型塔台凸出舰体最高200米,总重则是达到了惊人的7千万吨。

    没错,单位就是千万吨。

    别看从1公里长放大到18公里,还没翻上一倍,但体积的增幅却是整整7倍!

    这就好像是昆虫的外骨骼,当昆虫长大时,它们的外骨骼并不会等比例放大,而是会根据长宽高这种三次方来相应变厚,否则等比例放大后的虫子会因为“变脆”,从而支撑不起自己沉重的体型。

    永恒号也是同样的道理,史无前例的大小,带来的是更为厚实的舰体外壳以及复杂无比的内部支撑结构。

    光是越来越趋近于白矮星材质的类电子简并态外壳,全舰的平均厚度就达到了接近50米,再加上各种重量动辄几十上百万吨的舰载设备,全舰相当于一口气吃成成了个巨型胖子。

    就比方说位于横截面为倒马鞍形舰体下方的那门15公里长的“震天弓”,算上其附带的各种系统,光是这一门巨炮就重达一千万吨。

    哦对了,这东西现在已经不是原先的电磁炮,而是被邱睿改造成了杀伤力更恐怖的巨型阳电子炮。

    阳电子也就是正电子。

    其毁伤原理是,将正电子加速投射到目标物体上,使得正电子在击中目标后与负电子产生高能湮灭,从而达到毁伤的效果。

    众所周知,电子是带有负电荷的,那么如此之多的正电子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其实人类对于正电子的探索早在百年以前就开始了。

    1928年时,保罗·狄拉克在解释粒子自旋来源的过程中,就预言了正电子的存在。

    在之后的1932年,由卡尔·戴维·安德森首次在宇宙射线中发现了正电子。

    但科学家们对宇宙射线和原子核衰变过程中,产生的极少量正电子并不满足,因此大量制造正电子的技术,一直处于科学研究前沿。

    量子场论认为,正负粒子对间湮灭产生光子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可逆的。

    不过要想实现这一逆过程,就需要足够能量的光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