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都市言情> 重启科幻人生,大刘都不敢这么写> 第360章 世界各国:我很好奇(2/5)

第360章 世界各国:我很好奇(2/5)

八百地采访了多位专家,包括但不限于军事、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等领域,从多个角度对事件进行了综合分析。

    其中,军事专家根据媒体搜集到的部队调动卫星资料,分析出这一定是一场重量级的实验。

    不过部队驻扎位置距离疑似核设施太近,大概率上不可能是核爆型实验。

    核物理专家根据某些“商业”卫星采集到的当地气象与环境对比,分析得出了该地区并没有辐射逸散的结论。

    而等离子体物理学家,则是通过对华国这一年来在可控聚变项目上的技术突破、近期在各种先进设备的采购,以及iter会议上表现出的态度,分析出了他们很可能在可控聚变上有了“不为人知的长远进步”这一推测。

    结合所有专家的分析,文章最后部分总结道:

    “……根据iter委员会的最新公开数据所示,自2006年加入该项目后,华国方面需要承担9的资金,但却对只有4的科学家名额抱有微词。

    “曾有多位华国核聚变专家公开表示,iter对华国的歧视是公开的秘密。

    “尽管认为自己未能真正参与到项目中去,但华国只要想获得iter的知识产权,就只能接受这个无奈的事实。

    “事情的转折点,出现在去年2月份,当时华国宣告突破了15分余若干秒的超长可控记录。

    “当月在白旗国圣宝莱·杜朗兹iter总部召开的特殊会议上,华国方面就以‘不属于协议中规定的共同开发研究内容’为由,拒绝公开技术细节。

    “时间来到去年6月末的iter月末闭门会议上。

    “华国方面常驻iter的代表团,首次明确拒绝了iter理事会提出的新一批核心项目科学家的分配名单,并强烈要求在新增12个核心席位中,必须至少包含一名华国科学家。

    “虽然理事会其他成员,一同否决了华方的此项提议,但此举也导致华国代表团破天荒的强烈抵制。

    “综合以上信息,我们不难看出,华国在iter项目上逐渐变得强硬的态度,固然有长期受到所谓‘不公平’待遇的因素在,但更主要的,是他们很可能从其他方面获得了更大的底气。

    “再结合从去年起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