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盛唐华章> 第476章 扑朔迷离(3/4)

第476章 扑朔迷离(3/4)

军,肯定也不会信口雌黄。

    更何况,李楷洛、李光弼父子确实是地地道道的契丹人,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说不定他们父子看着李氏内乱,突然得到了这一百万贯的军饷,内心的野望一下子就被激发了也不一定。

    “咱们不能偏听一面之词,既不能听李光弼的,也不能听李钦的,多派一些探子前往太原打探此事。

    一百万两银铤重达十万斤,至少得装二三十辆马车,肯定有很多人看到!”

    武灵筠唉声叹息的做了决定。

    于是,尚书令杨洄按照太后的指示挑选了十名间谍,快马加鞭的赶往太原打探消息。

    五六天之后,间谍们纷纷返回洛阳禀报,说是很多百姓亲眼看到太原的金库装了二十两马车的银铤。

    因为李瑛执意给李白赎身,惹得太原百姓非常不满,很多阵亡将士的家眷私下里骂他昏君,甚至还有人说李白是李瑛的面首……

    总之,传闻的版本虽然很多,但都能证明李瑛确实给李光弼送了十万两银铤。

    就在这时候,李钦再次上书,并在书中写道。

    “据臣调查,李瑛本来打算用铜币给李白赎身,是李光弼坚持索要银铤,其目的就是为了方便侵吞。请太后、陛下速速免去李光弼河东节度使之位,迟则生变!”

    李琦双手一摊:“母后你看,朕看人多准?怪不得这李光弼不要铜币要银铤,原来早就做好了谋反准备!”

    这段时间以来,李泌从太原派来的使者已经在长安、洛阳等地传播开了李光弼侵吞赎金,图谋自立的传言,连续几天早朝都有御史站出来弹劾李光弼。

    “母后啊,不能再犹豫了,马上派人去绛州把李光弼抓起来吧?否则若是被他造反了,咱们的局势将会更加艰难!”

    李琦急的像是蚂蚁般在屋内转圈,恳请母亲下旨。

    武太后沉吟了片刻,做了最终决断。

    “李楷洛乃是左骁卫大将军,手中掌握了一万兵马,不能打草惊蛇。

    可以先调李楷洛入京担任兵部尚书,如果他敢来,也许李光弼就是被冤枉的,那可以把他调回长安到苏庆节麾下效力。

    如果李楷洛不敢进京,那就是他们父子心中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