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千里传秘音(2/3)
观瞧。
这个印章到底有什么用?得了此印后,也没见带来什么好运气,不是遇到扎马村的杀人案,就是漓江上遇到了水寇,如今又为了活命,苟且偷生在这太监府邸。
不过,这印章小巧玲珑,却是好看得很。
宛儿再一次把这鬼方青铜鳌魁印对着月亮,仔细查看。突然,耳听到了鸽哨的声音,继之,在月光的映衬下,一只哨鸽从天空飞下,正好落在离宛儿没几步远的地方,咕咕叫着。
宛儿连忙把鳌魁印章收了起来,走了几步,抓住哨鸽。
这哨鸽正是前两天少了的鸽子,这深更半夜的,又从天而降,飞了回来。
不过,这鸽子脚上好像绑了封信。
信鸽?难道这些哨鸽是用来传递信件的?
看,还是不看?
如果打开了,似乎从道德上来讲有些说不过去。毕竟查看他人信件,有些不道德。可是,不看的话,又好奇心作祟。
罢了,罢了。都在太监府了,还想那么多干什么?
宛儿从哨鸽脚上解开绑绳,打开信筒,把信纸摊开,借着月光,定睛查阅。
信上写道:“应天府有《连山》消息,疑似太祖墓中。”
这封信,无落款。
“《连山》……”宛儿自言自语道。
宛儿小时候家里教书先生给她说过这本书。
《连山》出自上古,由百越王天皇氏所作,不论谁人得到此书,都可以号令天下。
如何号令天下?相传,拥有者只要拿笔在此书中写出自己未来期望发生的事,然后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把自己的文字进行解锁,自己期望的事就会按照书中要求的时间一一发生。
而且据说此书不论在上面写多少字,都不会被写满,永无止境,所以起名为《连山》,取连绵不绝之意。
因为此书有改写历史之能,千百年来,无论是江湖人士,还是皇亲国戚,亦或是官绅商贾,都想得到此书。可是,不论谁追寻此书踪迹,都是毫无下落。于是就有传闻称,此书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被秦始皇偷偷一把火烧掉了。也有说,此书被秦始皇带进了骊山的墓中。
秦始皇怎么得到的此书,无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