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又一想,龙莲村没有村塾,要念书要走一半的路程到中间的村子去上学,也不知孩子愿意不愿意?
逛了一下小院子,有些地方不能去,然后二人就去了监牢探望邻居。
郑大山与龙大牛说了许多村中事,得知龙大牛不日就能回去,郑大山很是为他高兴。
春翘姑娘在外等着,他们不便久留,回去再给兄弟洗尘,最后回到小院子的亭中坐等。
在他们到达之前,这儿已经有三位穿着打扮较上等的伙计在排队等候。
郑大山夫妻与他们见礼招呼,那三人鼻子都快翘到天上去了,斜睨着打量这补丁摞补丁的小夫妻,哼哼两声,当作回礼了。
郑大山也不恼,只拉着陈氏在凉亭另一头的栏杆椅上坐下来。
姜篱今日召集六房开会,主要是整顿职场。
给他们说说在她手下办事的规矩。
前几日肚子疼的那两位老秀才死皮赖脸的依旧在六房里走动。
姜篱觉得杀鸡儆猴很有必要,既然说了不要就是不要,否则有人倚老卖老,高唱自己上有九十高堂,下有重孙三岁,就想在衙门里躲清闲,那绝对不可能。
她让户房胥吏算清了这二人薪水,毫不留情将其赶走。
这两个老秀才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灯,在姜篱来之前,经历那么多届县衙班子,可以说是媳妇熬成婆,不看僧面看佛面,居然像打落水狗那般将他们撵走?
这边刚被撵出去,那边便到潘大人府上造访,哭着闹着要潘大人为他们主持公道。
这一点姜篱也是料想到了。
所以留下来的人,她立刻就给大家涨了俸禄,算绩效与奖金。
做文职自然没有跑腿的挣的多,但合算下来,薪水等于翻了倍。
当潘大人带着那两位老秀才冲入后堂找姜篱理论之时,根本不需要江黎出面,那些拿着高薪的秀才们,已经帮她将烦恼挡在了门外。
不就应了那句话吗,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姜篱欣赏了一场文人之间的唇枪舌战,没有硝烟的炮火,引经据典,舌灿莲花,吧啦吧啦,把那两位老秀才说的,骂得恨不得直接去跳粪坑!
潘大人就是根墙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