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从太空垃圾佬开始> 第150章 这也是一种谈判(2/4)

第150章 这也是一种谈判(2/4)

去供暖,并将居民点的冷气抽过来进行换气,整个沙利文殖民地都由这些管道联通,外部裹了厚重的隔热设备……”

    “食物方面呢?总不能只靠合成淀粉吧?”

    “我们有昆虫养殖场,无菌培养蟑螂和一些爬虫提供蛋白质,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几座水培农场,就在重工厂附近,能优先享受热度,只是规模太小,巨企又不肯转卖,只能提供给军官和部分工人。此外我们和一些贸易公司签了合同,定期有食物运输过来……”

    李斌的问题如连珠炮般,伊莎很清楚他这是在为未来开辟殖民地做准备。

    网络上的确有很多殖民地建设指南,什么《人之领通用殖民地开发手册》、《傻瓜也能看懂的殖民地建设》、《小而美:以家庭为单元的殖民开发》等等。

    但书本里的知识和实践总是有出入,许多在书写者看来是常识,简单到不需要写入和拍摄的小技巧,却往往能难倒不少人,这就是知识的诅咒,知道的人会觉得很简单,不知道的人却会在这些看不见的角落跌倒。

    李斌这是拿人当ai,搁这儿刷问答呢。

    霍尔夫很快就承受不住了,李斌的问题又多又杂,他自己有过目不忘之能,但霍尔夫却没有,有时候他自己记错了或顺口说错的点,在其他问题上呈现出入,就被李斌揪住不放,大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趋势。

    可他霍尔夫邀请李斌参观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抬高造船价格的!

    诉说布莱顿联盟条件艰苦却坚持不懈,讲述组织有人性,展现工厂的规模,卖惨、求情、强调服务态度,就跟上门推销是一个路数。

    但李斌接二连三的问题,把他人都问麻了,现在霍尔夫脑子一团乱麻,飘过的思考不是如何提价而是‘水培农场比绿藻培养有什么显着优势?’‘殖民地为什么不设计得紧凑些?’,李斌不按套路出牌,无疑让他大感棘手。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技术人才都上天看船去了,我再跟他耗下去,就真被人牵着鼻子走了!

    霍尔夫打定主意,趁着回答问题后李斌沉吟的功夫,才装作漫不经心地开口:

    “条件您也看见了,布莱顿诚意十足,就是这造船的价格嘛,空间站的设计师经过核实,这艘船的残骸遭受大量鱼雷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