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凛冬长夜> 第516章 江北五镇(1/3)

第516章 江北五镇(1/3)

    马士英虽然拥有拥立朱由崧登基的首功,奈何马士英始终是一个文官,没有兵权在握。

    本来马士英想去请求洪承畴的协助,可洪承畴因为此前接连的惨败,以及崇祯的死亡,导致洪承畴麾下的两万余大军,在返回南京的途中,被吴三桂夺去了大半兵权,导致洪承畴也没有办法对马士英提供帮助。

    本来忠于洪承畴的总兵祖大乐还可以掌握万余兵马在手,但却遭到了以高杰、光黄得功为首的武将弹劾,其兄祖大寿投降满清,祖大乐应该交出兵权避嫌。

    就这样,祖大乐的兵权被剥夺,而吴三桂则顺利的控制了祖大乐麾下的兵马,成为继高杰、黄得功、刘泽清和刘良佐四镇之后的第五镇。

    很快,没有兵权在手的马士英,再加上吴三桂与高杰、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等四镇勾结,以及四镇的拥立之功,导致弘光朝廷的权力,迅速被这些武将架空,形式了军阀操纵朝廷的局面。

    ……………………………………………………

    东番岛,笨港,都督府。

    不多久,控制弘光朝廷的江北五镇的资料,便快速的送到了杨三生的手中。

    黄得功,字虎山,开原卫人,出身行伍,崇祯年间长期在南直隶江北、河南一带同张献忠、革左五营等起义军作战,应功升至庐州总兵,崇祯死前,随马士英平定河南永城叛将刘超,论功封为靖南伯。

    刘良佐,字明辅,北直隶人,因长骑一匹杂色马,人称花马刘,崇祯年间,统兵在宿松、庐州、六安一带同起义军作战,应功升至总兵,京城陷落时,正驻扎在河南正阳地区,后在凤阳总督马士英的邀请下,率军进入南直隶,其麾下兵马毫无军纪可言,沿途淫劫,临淮百姓闻其将至,严兵固守,刘良佐闻讯,大怒,率兵攻城,却无功而返。

    为避免事情闹大,马士英便让刘良佐率兵移驻寿县一带。(刘良佐之弟,刘良臣于崇祯四年(1631年),大凌河之战时任游击,战败跟随祖大寿投降,后期祖大寿反叛,刘良臣并未跟随,最后,满清南下时,刘良佐不战而降,也与其弟刘良臣有关。)

    高杰,字英吾,陕西米脂人,原为李自成部将,绰号翻山鹞,投降明军后,多次参与追剿起义军的行动,应功升至总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