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大宋风云> 第356章 蔡京投机上位(3/3)

第356章 蔡京投机上位(3/3)

能够把自己的字写得那样精熟,自己也就可以不用成天面对那么多的案卷,甚至,诏书,也可以由梁公公帮忙写出来了。

    童贯对蔡京的大力举荐,到底还是起了作用,虽没有直接让蔡京回汴京朝堂,却已经引起了赵佶的重视。

    赵佶并没有因为蔡京书画了得,就直接把他召回京城。

    这后来,京城里的高官们,也开始为蔡京做工作。

    甚至有人故意在赵佶面前,说起以蔡京的才华,完全可以把以前没有做好的新法,推行得更加得力。

    赵佶的耳边,不停地有人在推荐蔡京,就连那个成天帮他写诏书,御笔批奏章的梁公公,也给赵佶说起,蔡京贤德可以成为陛下的得力助手。

    就连赵佶回到宫里,那些居于深宫的爱妃们,也都在赵佶面前,说起现在朝堂之上,事务繁多,那就是因为没有选好一位贤能的宰相。

    那个成天呆在赵佶身边的起居舍人,竟然弄出一副爱莫助之图来。

    赵佶看着那一张图表,曾布在一旁说道,“陛下,你期望着能够重施神宗哲宗之法,可你看当今之世,元佑党人与绍述党人相互倾轧,真正能够帮助陛下实现振兴大宋大任的人,真是凤毛麟角啊。”

    赵佶只觉得,头都大了。

    自己明明只喜欢书画,可偏偏却要让他去清理什么党争,去管理什么朝政。

    朝野之中,呼吁让蔡京出任宰相的呼声,渐渐高涨。

    曾布觉得,那蔡氏蔡汴与蔡京,都是见风使舵之徒,即便是按赵佶的意思去推行新法,到了那两兄弟的手里,很可能会成为他们以权谋私的工具。

    江公望在上奏中,不但说起二蔡,还把那蜀党的苏轼和苏辙,也拉进来,说陛下宜秉持公心,不可偏私其中任何一党。

    赵佶本来特别喜欢诗词,对二苏很有好感,可是治国不能够凭借喜好。选朝中重臣,肯定要以贤德为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