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年少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1/3)
各朝古人有些理解这些大学生父母的想法。
若是他们成功的从农民或者商人变成了官员,等于说是阶级提高了一大截。
那么,他们必定也不愿意自己的下一代重新回去务农、从商。
毕竟望子成龙。
若是他们的下一代真越活越回去了,他们也会觉得老脸无光。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许多就业岗位与当代大学生的职业期望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匹配。
【西方国家以前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不过他们的发展速度相对平缓,整个社会差不多用了50至70年的时间,完成了社会观念的转变。】
【相比之下,华夏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我们只用了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这种飞跃式的进步,虽令世界瞩目,却也带来了一个显著的问题。】
【华夏的社会观念难以迅速跟上社会形态与经济结构急剧变化的步伐,从而形成了观念与现实之间的脱节现象。】
各朝皇帝有些茫然。
社会观念跟不上社会形态?!
这是什么意思?
他们不是很懂啊!
毕竟他们也没经历过短短二三十年就能发展起来这种事。
而且就算有幸能将一个王朝达到巅峰,那也马上就会由盛转衰。
所以,这些皇帝只好带着疑问继续看向天幕。
【而在西方国家,他们的工厂内有大量的技术工人,都是大学生。】
【而且蓝领的工资比普通白领还要高。】
各朝皇帝脸色有些凝重。
所以这就是社会观念吗?
要大学生放下身段,去当技术工人?
而当技术工人,也并不是什么丢面子的事情。
【那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方面是国家的宏观调控。】
【中考、高考的分流机制,让一半的学生转向职业技术教育。】
李世民愣了一下。
他回忆起了天幕中的一组数据。
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13